课堂是一个老师最闪耀的舞台精彩绝伦!欧国联四强赛全面展开,不同的老师上课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风格精彩绝伦!欧国联四强赛全面展开,而上好一堂课,恐怕是所有教师的追求。那么对于很多还没有培养出自己上课风格的青年老师来说,什么样的课能称得上“好课”呢?上好课又有哪些方法?下面4位特级教师分享精彩绝伦!欧国联四强赛全面展开了他们的“好课观”,相信大家都会有所启发。
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。 —— 杜甫《望岳》
一
从柳暗花明到豁然开朗
我认为好课像登山,这是我的“登山”理论。——孙双金
登山的过程是体力得到锻炼,眼界得到开阔,心情得到陶冶,人格得到升华的过程。
上课的过程是智力得到开发,能力得到培养,情感得到陶冶,人格得到提升的过程。
登山的乐趣在过程中。上课的乐趣也在过程中。好课特别强调让学生经历程,经历由不知到知的过程,经历由不会到会的过程,经历由不能到能的过程。让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经历“山重水复”“柳暗花明”,体验“豁然开朗”的快乐。学习虽然艰辛,但乐在其中,其乐无穷。
上山是体力锻炼,上课是脑力锻炼,但两者道理相通,从登山中可以得到诸多启迪。
1.登什么山?是登小山还是登高山?我想大多数人会选择巍峨的泰山,险峻的黄山。课堂上登什么山呢?我认为要攀登“三座人山”。一座是知识的高山,因为知识是基础,知识是力量;一座是思维的高山,因为思维是能力的核心,是创新的关键;一座是情感的高山,课堂要让学生感受什么是真正的真、善、美,让学生情感经受洗涤,得到净化。
2.路径由谁选择?可由导游带领,可由登山者自己寻找。各处的乐趣不同。
学习的路径由谁选择?是老师包办代替,还是让学生自主确定?不要做那蹩脚的导游,只会亦步亦趋。放手让学生去思考,去选择,去尝试,去探索。碰壁又何妨?摔倒又怎样?学生就是在摔倒、碰壁中找到正确的路径。“失败乃成功之母”,错误乃正确之父也。错误也是学生人生体验的资本。“不经一番寒彻苦,哪得梅花扑鼻香”呢?
3.怎么上山?可由自己走着上,可由别人抬着上,也可以坐着缆车上。坐着缆车上也能到山顶,但看不到沿途的风光,享受不到登山的快乐。别人抬着上无需自己用力,可肢体没有得到锻炼,身心没有得到发展。自己走着上,边走边看,既动脑又动脚,享受登山的快乐。
上课呢?教师告诉学生,学生也能掌握知识,但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”。教师领着学生学,学生不会迷失方向,但学习方法是现成得来的,不是自己建构,终不牢。而自己主动探索尝试解决问题,建构的知识结构、能力体系、情感价值才会终身难忘。
鱼戏莲叶间,鱼戏莲叶东,鱼戏莲叶西,鱼戏莲叶南,鱼戏莲叶北。——《江南曲》 [晋]乐府
二
灵活应变,因势利导
好课是灵动的、智慧的、生成的。——游彩云
怎样的课才算好课呢?有这么一节比赛课,上课的老师普通话标准,朗读水平高;学生回答问题声音响亮,态度大方;小组学习井然有序、场面热闹;教学环环相扣,结构完整;课件制作精美,使用恰当;课上得顺利流畅,目标也能基本完成。不少老师都认为这节课不错,应该算是好课。但是再细细思量,我们发现这些表面的成功却隐藏着深深的不足。
学生积极但不激动,因为学习任务不经努力就轻而易举地完成了;
小组学习“热闹非凡”但过于整齐划一,富有个性、创意的思想没有真正呈现出来;
师生之间、生生之间有问有答但缺少思想的交锋;
孩子们表现不错但看不到他们成长发展的轨迹;
老师胸有成竹但教学的智慧没有体现。
我想这是因为参赛的老师顾虑太多了,既怕教学目标不能完成,又怕影响教学进度,总之是被心中那个面面俱到的课堂评价束缚了自己的手脚。以至错误地认为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,而不是“节外生枝”。这样就导致教学重心的偏离,殊不知只有关注学情的教学才是教学的本质所在。
真正的好课应该是灵动的、智慧的、动态生成的。具体地说老师备课时在目标的确定、内容的安排、方法的选择、媒体的运用作了充分的思考与准备后,在穷尽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化而作出应对措施后,就要把整个身心都投入到课堂中去,把目光都集中到每一个学生身上,关注他们表情的变化,倾听他们发言的内容,观察他们讨论的状况,了解他们掌握的程度……然后该激励的激励,该点拨的点拨,该示范的示范,该调整的调整……做到灵活应变,因势利导。这样,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充满激情与智慧,充满生机与活力,充满挑战与创新。
山际见来烟,竹中窥落日。鸟向檐上飞,云从窗里出。——吴均《山中杂诗》
三
走出课堂,融入生活,三不唯
不唯书,不唯上,不唯课堂——张伟
“好课”,顾名思义就是要超出一般,有个性,有“看点”,有新颖独到处。流于一般、四平八稳无所谓“好课”。“好课”应当有一个标准,这个标准我以为可以借用陈云同志的“不唯书、不唯上”,再加一个“不唯课堂”这样“三个不唯”来确立。
不唯书。就是不唯高架的理论和教科书上的现成定论。《马背上的小红军》课文题目经修改后叫作《倔强的小红军》。一位教师为此在自己的课即将结束的时候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:“比较两个课题,看哪个更适合于眼前的这位小红军。”经过激烈争论学生们得出了这样的认识:“课文说到底就是为了谁‘上马’,因为谁上了马谁就获得了生存的希望,反之将面对死亡。‘倔强’反映的只是人的性格特点,是单层面的,小红军表现出的那种固执不上马,却不是性格使然,反映的恰恰是他‘利在他人’丰富的内心世界。最终小红军是上马了,但那正是他牺牲的时刻!‘马背上’给人的是强烈的内心震撼,是‘倔强’不能比拟的。”这样的课是好是坏显然是不言而喻的了。
不唯上。就是不唯专家、领导和权威。这一点对中国的儿童显得尤为重要。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影响太大,应从娃娃抓起摒除“人治”思想。《黄河象》讲的是一头黄河象历经200万年形成化石的事。一位教师就以“200万年前的事科学家们也没见过,他们说的就一定是事实吗?”为题,引导学生以审视的目光来看待专家的结论,并按照教材提供的黄河象“脚踩着一块石头”的线索,引导学生展开逆推学习,不但自主地得出大象陷入河底和化石形成的过程,对科学家得出的结论也进行了验证。一样的结论,却不是“唯”科学家而得,是在批判中建构,所得是多方面的。
不唯课堂。好课应是能“透过墙壁看世界”的,应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延展性,它不能仅限于课堂,课本也“仅是一个例子”。好课的一个重要标志,就是能凭借课文中的一个点加以延伸转换,使之与课堂外、现实中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,通过实践性的活动,让学生生成和建构起一些新认知能力。如一位教师在教授完《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公路》课文,抓住“信息”这一关注点,以“卡通世界”为线索,引导学生走出课堂,融入生活,以小组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进行合作探究式的学习,深化了内容,开阔了视野,锻炼了能力,取得课堂内、书本上所难以取得的效果。
笋因落箨方成竹,鱼为奔波始化龙——《增广贤文》
四
不为时尚放弃永恒
莫被传统禁锢思想——靳家彦
怎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?见仁见智,众说纷纭。
我本着“莫被传统禁锢思想,不为时尚放弃永恒”的理念,提出十条标准,就教于大家。
1
目标明确。从知识与技能、过程与方法、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上确定立体的目标。师生认同,指向明晰。
2
重点突出。这堂课重点是什么,师生都应胸中有数,明明白白。难点要突破,疑点要解决,特点要抓准,重点才能突出。立足于教材,延伸要适度。
3
以生为本。从每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宗旨出发,课堂上真学、真思、真练、真会,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落实,教师的主导作用恰如其分,师生互动,交往自然、和谐、融洽。
4
流程科学。课堂流程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及认知规律;教学流程符合学科逻辑、顺理成章、严谨流畅、疏密有致。
5
注重内化。全面提高语文素养,课堂充满文化气息;内化、积淀、裂变、生成,文而不野,雅而不俗,活而不乱,情趣盎然。
6
体现沟通。课内外、校内外、学科间、知行间相互沟通,有机整合。
7
启迪创造。引导学生勤于思考,善于质疑,敢于发表独立见解,倡导创新思维方式;鼓励学生自主探究,培养合作精神。
8
媒体得当。根据需要与可能,恰当运用媒体手段,常规手段与现代媒体各展其长,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机整合,处理好手段与目标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。
9
讲求实效。无论何种方式方法,无论什么理论模式,最终的检验尺度是学生质量。面向全体,全面提高,因材施教,效果显著。
10
多元评价。对一堂课的评价应根据目标达成的要求,抓住关键,突出重点,综合评价。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课堂评价的主要方式,应把教师评价、学生评价、家长评价、领导及专家评价相结合。
图文综合整理自网络
作为一个老师或者曾经的学生,你眼中的好课是什么模样呢?
在下面写下你的想法吧~
近期新书一览,点击书封即可查看相关内容!
微信订阅号:星空体育fjjycbs
微博:@福建教育出版社
天猫店铺名:福建教育出版社旗舰店
【购书热线】
0591—87115073/83752790/83721876
010—62027445
技术支持——厦门傻狍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
电话热线:180-5928-7521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