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BA
    0

    星空体育-河南队备战全面,用实力奠定前进基石

    2024.12.24 | admin | 3次围观

      

      文/本报记者 胡巨成 李铮 曾昭阳 张建新 田宜龙 吴烨

      浉河区东双河:茶栗之乡好风情

      “当年河南队备战全面,用实力奠定前进基石,红二十五军就是从这个路口越过平汉铁路河南队备战全面,用实力奠定前进基石,向桐柏山、伏牛山转移河南队备战全面,用实力奠定前进基石的。”65岁的信阳市浉河区东双河镇王家店村老支书彭家前指着107国道边一个路口告诉记者。

      “我经常和乡亲讲,我们要不好好搞生产,怎么对得起当年那些流血牺牲闹革命的前辈!”彭家前说。

      10月18日,东双河镇党委书记胡帅自豪地告诉我们:“东双河镇素有‘中州名镇、茶栗之乡’的美誉。近年来,4万余东双河人不忘红军传统,弘扬长征精神和大别山精神,在老区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奋勇前进。”

      如今,东双河镇是住建部等7部委命名的“全国重点镇”,河南省“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试点乡镇”,信阳市唯一的省级“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”。

      罗山县何家冲红军纪念馆内的英雄浮雕,再现河南队备战全面,用实力奠定前进基石了当年红二十五军“北上先锋”光辉岁月。

      史料链接

      1934年11月16日,红二十五军高举“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”的旗帜,从罗山县何家冲出发,在罗山县朱堂店击退国民党军“追剿队”第5支队的进攻,于11月17日晚,从王家店学校南约500米处越过平汉铁路,急行两天,经青石桥、黄龙寺、月河、金桥等地,进入鄂豫边界的桐柏山区,迈出了战略转移的第一步。

      桐柏:英雄桐柏书写新传奇

      在淮源大地有一种花,它色泽鲜艳、花开五瓣,当地群众都叫它“红军花”。当年,红二十五军进入桐柏时正值寒冬,军纪严明的战士们抱着枪睡在月河老街的屋檐下,绝不打扰百姓。红军出发后,他星空体育们草鞋里沾的野草籽掉落在屋檐下的泥土里,第二年破土发芽,开出了朵朵五角星状的红色小花,于是有了“红军花”的名字和流传至今的佳话。

      

    河南队备战全面,用实力奠定前进基石

      如今,长征精神成为鼓舞桐柏人民奋勇奔小康的力量之源。桐柏是革命老区、苏区,也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。该县尚有贫困人口42652人,其中有超过1/3的贫困户因子女上学、赡养老人无法外出打工。建设就业基地无疑是帮他们脱贫的好选择。

      10月17日,在桐柏县城郊乡北杨庄村就业基地,该村的吴新焕边忙着手里的活计,边聊起了就业基地的好处。“打了半辈子工,没想到还能在自家门口上班。”

      据悉,为带动贫困户脱贫,桐柏县15个乡镇同时开建精准扶贫就业基地,桐柏人民正以长征精神为动力,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,书写着小康路上新的传奇。

      史料链接

      1934年11月19日拂晓,红二十五军长征队伍进入桐柏山区的月河、金桥一带。桐柏山区树大林密,便于红军隐蔽。11月23日下午,一架敌机还是侦察出了红二十五军的动向,双方陷入激战,红军战士们英勇冲杀,于黄昏时杀开一条血路突围。

      泌阳:红军过境地脱贫致富忙

      1934年11月,红二十五军长征进入泌阳县境内,三天两夜急行军,行程近30里。令人惊叹的是,在泌阳县境内,红二十五军没有打一枪费一弹,顺利通过全境。10月19日,记者前往该县一探究竟。

      泌阳县盘古乡二郎庙村,至今流传着“山乡来了文明师,箪食壶浆为战士”的佳话。“红军见乡亲们很亲。”82岁的村民张长聚说。战争年代,红军处处为老百姓着想;和平时期,当地党委、政府更是一门心思带领群众脱贫致富。

      在高邑乡谭园村,记者见到村民余小玉时,她正在大棚里摘香菇。“我今年种了2万袋香菇,收入三四万元没问题。”余小玉告诉记者,村民们种香菇的启动资金,很多来自县里配套的无息贷款。

      在铜山乡焦竹园村养牛专业户王福运告诉记者,他和村民们成立了牧业合作社,养殖场占地90亩。王福运说:“合作社每年出栏肉牛500头左右,每头售价在1.8万到2.5万元之间,年纯利润能达100万元以上!”

      史料链接

      红二十五军在泌阳县境内,行程近300里。在途经泌阳期间,部队首长程子华、徐海东、刘华清等为地方党组织指明了白色恐怖下革命斗争的方向,传授了游击战争的宝贵经验,为1935年鄂豫边省委和1936年红军游击队的建立提供了智力支持。红二十五军留下的伤病员为后期鄂豫边区革命斗争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
      鲁山:脱贫攻坚不胜不休

      

    河南队备战全面,用实力奠定前进基石

      “这儿是红二十五军路过的地方,当年是连片的荒山,现在一到春天漫山遍野开满桃花。我家承包的5亩桃园每年能净赚7000余元。”10月18日上午,站在万亩优质桃园种植示范基地,鲁山县下汤镇林楼村村民余顺民高兴地说。

      鲁山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,现有贫困村174个,贫困人口83656人。全县“七山二水一分田”,人均耕地仅有0.7亩。80多年前,红二十五军长征路经此地,长征留下的红色基因,突破了时空,提供着前进的动力。如今,这片红色土地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征途上,正以“排难创新,不胜不休”的革命精神大步前进。

      在脱贫攻坚进程中,鲁山县以发展特色经济为支撑,形成了以血桃、蓝莓、玫瑰、蔬菜等为主的特色种植业,带动3500余户、近1.4万名贫困群众脱贫;以搬迁扶贫和转移就业为引导,帮助全县1.2万名贫困人口外出务工,年创收达1.1亿元;以兜底扶贫为依托,先期建设了两个集中供养点,解决了1000多名贫困人口的生活保障问题;以生态旅游为特色,建成了国家5A级风景区尧山——中原大佛景区、墨子古街等单体景区2400余个。按照计划,该县2018年年底将完成脱贫摘帽任务。

      史料链接

      1934年11月29日下午,红二十五军从方城县进入鲁山县境内,途经熊背乡、团城乡等5个乡,历时3天,行程200余里,后离开鲁山县进入嵩县县境。

      红二十五军经鲁山县沿途惩治恶霸地主,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,扩大了共产党和红军的影响,在广大群众中留下了良好的印象。

      栾川:昔日长征地今日盛开幸福花

      栾川县庙子镇、叫河镇是当年红二十五军经过和战斗过的地方。80多年过去了,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      

      庙子镇庄子村“碧水山庄”农家宾馆老板郭留太依托龙峪湾景区发展农家乐。“保守估计一年净挣8万元。”说起现在的收入,郭留太笑得合不拢嘴。据庙子镇镇长魏海松介绍,近年来,庙子镇按照“旅游景区+风情小镇+特色农庄”的模式发展,2015年至今,已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。

      在栾川县较为偏远的叫河镇牛栾沟村,红军长征故事代代相传,长征精神在这里生根发芽,精准扶贫项目在这里落地开花。

      该镇在精准扶贫上狠下功夫,按照产业扶贫思路,认真落实单位包村、干部包户措施,发动贫困户因地制宜上项目;通过政府引导、动员和支持,进一步发挥“爱心圆梦工程”和“金果树工程”两个社会扶贫工程的作用,帮助贫困群众改变生产生活状况。

      史料链接

      红二十五军转战栾川正值1934年寒冬,战士们衣服单薄,有的穿着半截裤子,有的草鞋烂掉赤脚行军,吃住条件很差。在咸池,红军吃了群众地里的萝卜,就往萝卜坑里放下几个铜圆,被群众传为佳话。大家称赞红军是“秋毫无犯的仁义之师”。

      卢氏:兰草村的变迁

      距卢氏县城西南90多公里的豫陕交界处,有一个因野生兰草而得名的村庄——兰草村。1934年12月7日,长征至卢氏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,在当地货郎陈廷贤的帮助下,跳出敌人的重重包围圈,进驻官坡镇兰草村。当晚,军部首长程子华、吴焕先、徐海东就住宿在兰草街关帝庙里。

      位于卢氏县兰草村的红二十五军长征纪念馆内,小学生在此接受爱国主义教育。

      10月17日官坡镇副镇长吴芳告诉记者,近年来,兰草村发扬红军长征精神,加快了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步伐,全村已发展烟叶3000多亩,食用菌18万袋。目前,以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为中心的红色旅游项目已经启动。

      兰草村村委会主任孙晓芳介绍说,这里以前是乱石堆积的荒滩,2013年开始建设广场和文化大院,并开发建设易地搬迁扶贫安置点,已有60多家贫困户喜迁新居。“以坝代路”工程沿河的路基部分已经完工,太阳能路灯也已安装完毕。

      史料链接

      1934年12月4日,红二十五军突破重重包围,抵达栾川镇叫河村,计划取道朱阳关入陕,却又在此陷入绝境。危急时刻,在货郎陈廷贤的带领下突出重围。12月7日晚,红军主力到达豫陕交界的兰草村,并于次日在铁锁关击退守关民团,胜利进入陕西。

      来源:河南日报

      策划:张光辉 庞向辉

      统筹:李东红

      责编:李静媛

     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,下载金水河客户端,更多精彩内容随时更新!

      觉得不错,请点赞↓↓

    发表评论